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张龙汐 通讯员 孟姝瑜 杜大飞 济南报道
清晨6点,在晨礼的“邦克”声中悠悠转醒。阿訇的诵经声音浑厚且富有韵律,抑扬顿挫间仿佛在耳边低语。每个人从晨光熹微中醒来,心中都涌动着新一天的勃勃生机。这里是雅加达,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的首都,也是电建核电公司员工孙腾超海外事业的起点。
孙腾超于2011年8月加入电建核电公司,2013年7月第一次踏上了印度尼西亚的土地。热风如浪,摩托轰鸣交织着异域旋律,在街头回响,那些初至时的强烈感官体验,至今仍清晰如昨。初来时的浪漫与新鲜,在心中延续了很久。
根据公司安排,孙腾超从电建核电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山东拓能物流贸易有限公司借调至项目物资公司,先后参与苏门答腊岛占碑自备电站项目与爪哇岛泗水自备电站项目的物资管理工作。两年时间,辗转两座岛两个项目,他从零起步,逐步掌握了电厂设备从规划、采购、运输、仓储到现场应用的全链条管理流程。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对电厂运行原理、设备功能、安装顺序、设备重要程度有了基本的认知,为后续的物流工作奠定了基础。
2015年4月,孙腾超重新回到物流公司,在西加里曼丹岛的WHW自备电站项目从事工程物流工作。这一阶段,他的重心转向目的港接货、内陆运输调度、清关操作以及现场卸货协调等执行环节。国际工程物流操作中,货损货差难以完全避免,因此,需要严格执行包装规范,对出厂前不合格的包装坚决要求整改,直至整改合格后方允许进港堆存。
在装船环节,孙腾超和起运港的同事全程监督装载过程,确保货物合理配载且作业规范,装船完毕后,再进行严格的核查,以保证绑扎牢固无虞,杜绝松动脱落的风险。目的港卸船时,对货损货物及时拍照取证,卸船完毕督促船方签署卸船报告并备注货损,明确责任边界,为后续保险理赔提供依据,这也是他的日常。
对孙腾超和他的同事来讲,清关是印度尼西亚物流工作的一大挑战。印度尼西亚海关对进口货物实施红、黄、绿三色通道管理:绿色通道单证齐全,通关放行速度较快;黄色通道需补充附加文件,查验较慢,货柜容易产生仓储费;红色通道则针对新进口商、单证不全、高风险货物,或货物来自高风险国家,查验率极高,通关复杂。每年12月至次年3月,印度尼西亚海关进入“红灯期”,此时海关联合多部门进行严格检查,导致清关手续更加繁琐,耗时更长。在此期间,若操作不当,企业极易产生高额附加费。
孙腾超明白,始终坚持单证一致性原则成为了在清关当中最需秉承的原则。为此,他们注意保持清关资料单单一致、单货一致,如实、齐全申报货物品名,认真办理各项检验、认证批文等手续,建立了一套应对印尼清关特殊性的标准化流程。海陆衔接、关务沟通、多方协调,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细节与应变,也让他真正体会到国际物流每一公里的“重量”。
2025年,阔别五年,孙腾超重返印度尼西亚。应公司发展需要,此次投身于物流贸易开发的新征程。重回故地,雅加达的晨曦与黄昏虽依旧温柔,但周遭的一切已悄然蜕变。印度尼西亚的贸易政策与市场环境悄然发生了变化。他已从单纯的执行者角色中蜕变,肩负起为公司开辟物流新航道、探索贸易新蓝海的使命。
新的岗位意味着新的挑战。基于多年的一线经验,孙腾超深刻理解到,要在这片充满机遇却也错综复杂的市场中立足,仅靠传统的物流服务已远远不够。在印尼期间,他拜访了多家客户及潜在客户,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与痛点。凭借公司既有优势,成功与印度尼西亚本土企业携手,共同探索物流流程的便捷之道,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从起点至终点的全方位、全流程物流服务。
与此同时,无论在哪个国别,孙腾超始终密切关注着印度尼西亚最新的产业政策与贸易协定,通过十余年的不断深耕,通过积极对接中方设备供应商与印度尼西亚终端用户,近些年来物流公司不断参与了贸易、设备租赁等多个国际新业务,市场份额与影响力也悄然上升。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国际物流不仅仅是货物的搬运,更是文化的交流与信任的传递。”
站在丹戎不碌港上,眺望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巨轮缓缓靠岸,集装箱鳞次栉比,孙腾超依然会想起初来时的那个自己。那时,他悉心核对每一份单证,确保准确无误;他仔细检查每一个绑扎,力求牢固安全;对于清关工作,他更是反复推敲,力求毫无漏洞。
如今,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孙腾超深知,自己不管身处何地,变的永远是角色与视角,不变的是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与敬畏。“邦克”声依旧每日准时响起,如同这片土地沉稳而有力的脉搏。而他,愿继续做一名“邦克”声中的“赶海人”,在潮汐中踏浪前行,将自己的青春与汗水献予这份热爱的事业。
责编:张龙汐
审签:
责编:张龙汐
审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