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牵着发展。山东省提出,2025年要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聚力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十大工程”,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在此背景下,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大众网·海报新闻,共同推出城市更新主题访谈栏目《‘城’长记》。
海报新闻记者 马晓敏 济南报道
日均到访量8000余人次,园区年营收预估达1.5亿元,“百工集”过暑假,解锁各种新玩法!本期《‘城’长记》栏目来到了省级城市更新示范项目、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济南“579百工集”,探访旧厂房如何变成如今的潮流聚集地。
工业记忆的华丽转身
阳光透过高大的松树,洒在579百工集的红砖墙上。孩子们在水乐园的充气滑梯上尖叫欢笑,年轻人捧着手冲咖啡在工业风书店里拍照打卡,艺术爱好者驻足在美术馆海报前讨论即将开展的欧洲油画真迹展。
五年前,这里还是济南东部最大的旧货和建材交易市场。如今,这片占地120亩的老厂房区已变身为年轻人潮流打卡聚集地,日均吸引8000余人次前来游玩。
园区改造前照片
园区改造前照片
“我们的核心理念是‘主观即幸福,付出即幸福,志同道合即幸福’。”曼昆(济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群表示,2020年10月,园区通过“微更新、轻改造”手段启动更新改造,将原有建筑更新再利用,首期改造2.7万平,剩余区域也逐步进行自发性的更新改造,共同实现了老旧厂房的华丽蜕变,使这片老旧的工业遗存变身文化创意空间。
据了解,园区改造过程重采用“边调整边建设、边改造边运营”的创新模式。设计师们巧妙保留工业遗迹的同时,融入现代美学元素——老厂房的钢架结构成为艺术空间的骨骼,斑驳的墙面变身创意涂鸦的画布,废弃车间则改造为可举办国际画展的美术馆。
改造后的园区
历经两年精心打造,一期2.9万平方米于2022年10月正式开园。如今走进园区,主题餐厅、文艺书店、手作工坊、美术馆错落有致,潮流文化元素与传统工业风形成奇妙碰撞,共同构筑了一个兼具时尚格调与休闲温度的生活空间,形成济南市民钟爱的休闲娱乐新据点。
文化业态的破圈融合
据了解,579百工集项目已获得“山东省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年客流量超290万人次。荣誉和人流量数据的背后不仅在于更新建筑,更取决于更新产业和人文生活方式的独特运营理念。园区引入40余家各具特色的商户,致力于打造共生共荣的文创矩阵,通过建立商户、玩家、活动团体三级互动体系,让文化业态的破圈融合。
“选择百工集是因为园区提供了全方位支持,从物业配套到灯光亮化都做得很到位。”奇遇民谣酒吧负责人雷超表示,酒吧未来还将举办非遗文化传承演出,丰富园区夜间文化体验。走进科莱沃材料图书馆,馆内展示着上千种前沿建材样本。这里不仅是设计师的灵感源泉,还与济南大学共建实践基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园区还有最受年轻人追捧的阡陌书店,以“火车站”为设计灵感,老厂房的钢结构被巧妙改造成候车大厅的模样。
改造后的园区
改造后的园区
不远处的匠杺社,咖啡香与木屑味奇妙交融。这家全国连锁品牌将木工体验与咖啡文化创新结合,顾客可边品咖啡边制作木艺品。“园区给予我们非常多的支持,比如说改造、宣传、环境布置、新媒体资源助力等多方面支持,让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生机。”匠杺社品牌项目负责人温馨介绍。
来自内蒙古的白女士带着孩子在匠杺社体验木工制作时表示:“我们很喜欢去找一些比较小众的地方,特意搜到这家特色店铺,孩子动手做手工,家长也能放松休息,并且整个园区的氛围感很棒。”
夏日狂欢的创新实践
今年暑期,579百工集变身城市的清凉乐园。7月18日启动的“放肆一夏·夏日划水节”为孩子们提供了夏日清凉玩耍场地,1000平方米的水上乐园内,三种不同类型的气模水池满足各年龄段游客需求。每周五至周日的黄昏时分,水上乐园更化身露天音乐现场,乐队演出与水波荡漾共同抚慰夏夜燥热。
“我就是附近居民,几乎每天都带孩子来。”周边市民张先生说,“这里没有车辆穿行,艺术氛围又浓,孩子玩得开心还能接受美育熏陶”。
对文化爱好者而言,即将于8月29日开展的《永恒的风景——19世纪以来西方油画真迹展》为园区进一步注入了浓厚的艺术气息。阿波罗美术馆馆长赵曼如介绍,展览将呈现雷诺阿、欧仁·布丹等大师的93幅真迹,系统展示十九世纪欧洲绘画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
据了解,579百工集项目二期将继续秉承微改造这一原则,将“兴趣爱好”主题更广泛地融入到园区更新中,让老建筑留下老记忆、新业态激发新活力。6月17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新闻通气会,会上表示,今年我省将重点从实施片区综合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严格历史文化保护五个方面大力推进城市更新。
责编:张龙汐
审签:
责编:张龙汐
审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