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
编者按:
企业出省发展有何经验?如何适应当前产业发展环境?为加快推动我省建筑企业走出去发展,密切联系服务企业,山东省建筑企业外出施工联络服务站创新沟通模式,联合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建筑业走出去发展企业家访谈,让出省施工领域的企业家代表“站C位、当主角”,传经送宝,引导更多的省内建筑企业相互合作、共享共赢,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主角的方式,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米”。
海报新闻记者 李萍 报道
在烟台滨海景区市民休闲广场的碧海蓝天间,一座座由烟建集团打造的地标建筑静静矗立。从1952年成立至今,这家诞生于胶东热土的建筑企业,在73年时间里,不仅在本埠建设了烟台首个高层建筑、首个鲁班奖工程等多个NO.1工程,还编织出一张覆盖国内20余省、全球40余国的市场网络。烟建集团总裁文爱武在接受访谈时坦言:“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品’与‘产品’的竞争。只有信誉好、实力强的企业,才能行稳致远。”
战略深耕:从本土筑基到全球布局
烟建集团的“走出去”征程始于本土市场的扎实积累。在港城烟台的街头,烟台蓬莱国际机场、烟台火车站、烟台文化中心等一大批地标建筑以及滨海西路夹河桥、胜利南路隧道、金沟寨立交桥等交通基础设施均是烟建出品。2004年改制后,烟建集团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逐步形成了国内建筑业、国际业务、房地产、资本运营四足鼎立的业务格局。
多年以来,烟建集团在持续深耕烟台本埠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布局省内市场、拓展省外市场,同时紧抓“一带一路”机遇,以援外项目为依托,深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潜力市场,现已在21个国家设立海外公司和办事机构。援塔吉克斯坦议会大楼项目中,烟建团队以“零借口”文化直面物资短缺、跨国运输等难题,用1200名中方骨干与3000名当地工人的协同,实现工程100%还原设计效果,被中国驻塔大使馆誉为“政治过硬、技术过硬、能打硬仗的队伍”。
文总分享说道:“走出去不仅是开拓市场,更是责任担当。在省外,我们代表的是山东企业。在海外,我们代表的是国家形象。”正是凭着这份责任和担当,烟建集团勇担“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建筑产品和服务”重要使命,在海外多个国家筑就了多个精品工程,援斯里兰卡国家艺术剧院、援莫桑比克莫中文化中心先后两度斩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并凭借多年的品牌积累,与马来西亚头部开发企业建立了稳定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让“齐鲁建造”成为国际基建市场的高品质代名词。
创新驱动:用智慧与标准锻造竞争力
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烟建集团秉承“创建一流、永续发展”企业愿景,以“内强管理、外拓市场”为双轮驱动,构建起一套标准化与智慧化相融合的管理体系。
烟建集团持续提升管理标准化水平,在外埠、海外项目实现100%项目策划,通过大PM平台、智慧工地等信息化手段对成本、进度、质量进行全流程精细化管控。同时,烟建集团还按照“深耕本土、拓展外埠、耕耘海外”的市场定位,创新经营思路、健全体系保障,确保“走出去”能够站得住、行得稳。
“我们不做‘一锤子买卖’。”文总说,“品质是赢得信任的唯一筹码。”
人文筑基:让人才与企业共成长
“市场征程的成败,最终取决于人。”烟建集团将人才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为新员工建立了“师带徒”培养机制,由资深骨干一对一传授经验;同时为员工开辟“经营管理、项目管理、专业技能”三条职业发展通道,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配的发展路径。
在海外团队建设上,烟建集团坚持实施“属地化”战略,通过聘用当地员工,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目前,在马来西亚公司,当地员工的占比已经接近70%,文化融合让项目推进更加顺畅。
“‘满足员工对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是我们企业使命的重要内容,通过‘感恩·责任·执行’文化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文总表示。在烟建集团,新婚、新生育子女及子女升学的员工均能收到公司发放的福利金和纪念品,生活困难的员工也能及时得到公司的帮扶,极大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从胶东半岛到全球市场,烟建集团的“走出去”之路,是一条从“产品输出”到“价值输出”的升华之路,为山东建筑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鲜活范本。未来,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和全球市场版图的进一步拓展,这支“齐鲁铁军”将继续用硬核实力与人文温度,在世界舞台上书写“齐鲁建造”的答案——不仅关乎如何建造,更关乎为何建造。
责编:齐泽文
审签:
责编:齐泽文
审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