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乡村振兴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驻于屯村第一书记张荣圣:“小举措”破解“大难题”,精准对接民生需求

2025

/ 08/27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手机查看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产业发展是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强力引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驻于屯村第一书记张荣圣,始终把产业发展当作帮扶工作的“头等大事”,精准锚定“产业兴村 就业富民”目标,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成加工车间560平米,成功引进服装加工企业并实现稳定运营。这一举措不仅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同时创造就业岗位40余个,更让于屯村及周边村庄的妇女在家门口找到工作,把既能顾家又能赚钱的梦想变为现实。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常态,留守妇女悄然扛起了农业生产与照护老幼的双重重担。每到节假日,有些女工不得不将自家孩童带到车间,务工与带娃如何兼顾成了她们最迫切的期盼。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帮扶工作的努力方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选调生吴绍平捕捉到这一痛点后,积极牵头出谋划策,主动走进车间与女工谈心、向村“两委”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征求意见。在多方支持配合下,“振兴车间助学角”应运而生,这里不仅摆放了课桌板凳,还贴心配备了儿童图书和益智玩具,既为孩子们打造了安全安静的学习休息空间,也让家长们少了牵挂。更让人暖心的是,吴绍平还利用工作间隙化身“编外老师”,蹲在课桌旁帮孩子检查作业、讲解难题,用真情服务填补了假期教育的空白。

  妇女是家庭的“半边天”,更是车间生产的“顶梁柱”。这个小小的助学角,看似不起眼,却让带娃女工放下思想包袱,能够全身心投入生产,既保障了企业安全生产和家庭收入来源,又为孩子们提供了有人管、有人教的成长环境,真正实现了“务工、带娃、学习”三不误。如今,小小的助学角不仅稳住了乡村产业的用工根基,已成为连接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的“暖心纽带”。

  “这事看着小,解决的却是家家户户的心头事!”第一书记张荣圣介绍时,话语里满是欣慰。他指着村里的“助学角”进一步解释:“别瞧这空间不大,作用可不小——不仅破解了妇女务工的后顾之忧,让她们能安心在车间上班挣钱,又确保了企业职工队伍稳定,更让乡村振兴的实践充满温度。谈及下一步规划,张荣圣说:“接下来,我们还会拿出更实的举措,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关注‘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让每一项帮扶举措都扎根泥土,真正让乡亲们感受到政策的温度、振兴的实惠。”

责编:李萍


审签:

责编:李萍


审签:

相关推荐 换一换